愿景使命


    党的十九大全面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从过去的适应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支撑引领同步。作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节点城市的高校,学校坐落在东莞市科技创新“一廊”“两核”“三带”为进一步对接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布局,借鉴全球三大著名湾区建设及其高校发展成功经“多节点”的科创核心区域,具有工学学科集成度高、学科与产业链关联度高,学科布局和东莞主导产业吻合的学科体系。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等重大布局,积极开展新工科实践与探索,主动担负起推动东莞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为我省实现“四个选择”、“三个支撑、两个走向前列”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提供支撑,也是学校更好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加速器的光荣使用。

 

    站在新起点、新坐标、新方位上,学校不断明晰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技文化成果,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改革探路,这是学校主动担当的大使命;坚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深耕莞邑大地,挺立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领新工科风气之先,立国际化潮流之头,用世界坐标、中国道路、广东范式、东莞样本的务实探索,为每一位利益相关者拓展价值空间,这是学校加快发展的大格局;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助推每一位教师发展进步,协助每一位校友终身学习,与东莞血脉相连、荣辱与共,这是学校着力培育的大情怀。

 

    基于这样的大使命、大格局、大情怀,以及学校快速发展催生的对办学物理空间等资源的迫切需求,借鉴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等全球三大著名湾区建设及其高校发展的成功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一定范围内的意见征求及调研论证,学校提出了依托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新增用地开展“国际合作创新区”项目的设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创新驱动、服务地方需求,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担当“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秉持“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以“开放、集聚、扩散”为建设和发展理念,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强、最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借鉴快速发展的国际知名高校(如南洋理工大学,1991年成立,2013年位于QS世界大学排名41位)成功经验,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加快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实现创新资源聚集与创新成果转化,将学校建设成为东莞的人才、智力与文化高地,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创新引擎,成为能够支撑和引领东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一流、影响世界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项目建成后,将吸引集聚全球优秀科技教育人才来莞交流与合作、国际前沿科学技术来莞展示与转化、国际最新科技教育资讯来莞发布与研讨,通过项目的高效服务与智力加工,向国内外研究团队、企业行业、创业团队等团体开放共享高端实验设备、提供科技服务力量、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承办前沿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国际人才和实验研发、提供高端综合配套服务,使得国际合作创新区成为国际人才、国际技术、国际资讯最为活跃的交流合作平台洼地,真正打造成为东莞国际科技教育资源集聚区、广深科技走廊智能制造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教育改革示范区,并加速扩散和辐射知识、技术、组织、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效益,为东莞创造极大的创新创意创业机遇和营造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国际合作创新区成为支撑引领东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提升东莞城市品位和世界形象的新名片,成为向国内外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和创新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成为国内外观察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和东莞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预期效益

(一)有效引领创新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紧密结合重大产业布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迫切需求,全方位创新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积极开展新工科探索与实践,采取学校、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多主体多形式的协同模式,推广多模式特色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工程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要素融合。通过项目牵引,全面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等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一批“一带一路”急需、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个性化发展、产业适应度高的高素质跨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逐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通过项目建设,新增3个工科学院;申报810个新工科专业;打造58个特色产业学院等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数达到3000名以上;各类在读博士研究生数达到700名以上


(二)建成协同创新高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成效

    项目以协同创新为重要建设和发展理念,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专业镇(园区)和知名高校的深度合作。探索联合省内外相关领域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建设开放式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学科团队、学科平台等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研发服务平台,承担或参与一批聚焦国际科技前沿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凸显理工科优势特色。全力推进机械、计算机、化工、电子、光学、工程热物理等学科瞄准智能制造领域凝练方向,培育发展新增长点,打造环境治理与绿色能源领域、食品化工与生物化工领域、新能源与材料领域等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强力促进“人文社科+”特色发展,实现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快速提升。

    通过项目建设,培育建设35个省部级及以上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新增5个以上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60项以上,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横向项目100项以上;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数10项以上。


(三)打造国际交流桥头堡,快速拓宽国际合作格局

    项目聚焦经济全球化和创新资源国际化,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办学,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全方位、一体化、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引进融合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实施海外引才、师生培训、科技合作、离岸孵化、国际校区等合作项目,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教学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协同创新国际化、成果转化国际化、文化创新国际化,以国际化拓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新道”。以项目为牵引,发挥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中的积极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搭建区域对外合作交流的优质平台,提高区域国际科技合作和城市文化教育协同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通过项目建设,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国际学院在校生达到300人;吸引世界知名专家50名以上、外籍博士后20名以上来莞开展合作研究;承担省部级及以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个以上,逐步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力申报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争取转移转化重大海外创新技术应用成果20项以上。


(四)打造高新技术增长极,全面推动提升服务社会转型升级成效

    项目构建突出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区域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大中型企业开展产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加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力度。加强与产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专业镇(园区)的深度合作,实现高层次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专利成果、科研经费成倍数增长,推进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化融资平台。

    通过项目建设,申请授权专利数6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50%以上;累计服务企业300家以上,其中“倍增计划”企业1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50家以上;技术转化与协同开发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与规模以上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20家以上;与企业共建博士工作站30家以上;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0件以上,实现重大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30项以上;依托企业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项以上,重大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5项以上。


(五)发挥改革“试验田”效应,全面引领推动组织文化创新

    项目贯彻发展新理念,通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实现大学组织内部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与释放,发挥改革试验先行探索作用,带动整体改革创新。推进面向产业需求的知识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打造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示范。以优质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吸引聚集高端创新资源,走“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为理工科大学和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提供参考范式。

    通过项目建设,在原有校区建设的优秀经验基础上,遵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以项目为试验田,精准对接产业的新业态、新技术、新布局等给理工科大学目标定位、功能使命带来的挑战,改革创新大学组织管理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布局及设置的决策机制、人才引育与人事管理体制、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机制、科研评价机制、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的综合改革,形成优秀经验辐射松山湖、莞城校区,引领整体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内核,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自觉,营造崇尚学术、理性批判、追求真理、自由包容、多元开放的创新氛围,努力形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独有的质量文化、务实文化、服务文化、创新文化等文化特质,加快形成与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格局匹配的大学文化,突显开放兼容、创新现代的城市品格,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六)有力保障学校持续发展需求,推动优化办学空间布局

    项目通过组团式功能布局设计,实现教学、办公、实验等功能互补和灵活配置,以集约化功能组合方式,释放原有功能重叠的教育资源,克服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的规模性、范围性和结构性重复,进一步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总体效应,有效疏解学校当前内部承载空间不足带来的发展瓶颈,促进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整体功能布局,实现松山湖、莞城校区功能定位重构、结构布局优化、发展方向调整,引导学科组团合理分布,进一步提升自身与东莞城市功能系统的契合度,解决空间功能布局整体规划滞后及与周边区域互动不充分等问题。

    项目对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校园建设理念和经验,以高水平、高起点、高要求建设富有人文气息、功能融合、开放共享的校园建筑,通过建设12幢具有独特文化个性和视觉冲击力的地标性建筑,切实打造区域建筑标杆,营造校园规划建设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景观,彰显大学精神,提升城市形象,延续城市文脉,成为引领国内高校建设的重要典范